结合平桂区实际浅谈如何加强委员履职能力建设

来源:贺州政协 发布时间:2019年10月25日 浏览次数:1,345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政协要适应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以改革思维、创新理念、务实举措,大力推进履职能力建设,努力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发挥更大作用。政协委员是政协工作的主体,是人民政协事业创新发展的有生力量: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需要委员共同努力;履行职能,建言立论,需要委员广泛参与;化解矛盾,构建和谐,需要委员凝心聚力。人民政协要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主动作为,做出贡献,就必须充分发挥政协委员的主体作用,切实加强委员能力建设,不断提高政协履职能力现代化水平。平桂区政协在委员履职能力建设方面也进行了探索。

一、平桂区政协加强委员履职能力建设的做法

(一)通过学习提高委员整体素质

开展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的委员学习活动。一是抓好委员培训。区政协举办了第一期和第二期委员履职培训班,组织了94名委员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浙江大学培训基地和中央民族干部学院进行培训。二是平桂区政协每季度向政协委员赠送2本哲学理论、金融经济、委员履职等方面的书籍,为政协委员提高理论素养提供充足学习资料。三是聚力打造具有平桂特色的政协委员“读书时光”活动室。活动室配备阅览室、电子读书下载平台、读书平板电脑、相关图书等。读书室内的图书以政治、经济、法律、文学、历史等普及类读物为主,成为了政协委员的“温馨学堂”和“精神加油站”。

(二)通过活动鼓励委员深入实际

每年按照“党委想什么、政协就议什么,政府做什么、政协就帮什么,群众盼什么、政协就谋什么”的履职理念,一直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坚持以课题为纽带、专委会为基层、委员为主题的调研视察制度,鼓励委员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进行各种形式和类型的调查研究,推动了相关工作的有效落实。同时,为助推平桂区脱贫攻坚工作,平桂区政协开展“就业脱贫 委员行动”活动,多次组织委员送科技、送医疗、送文化下乡活动。

(三)通过平台激发委员履职活力

一是搭建文化交流平台。平桂区政协依托政协文史馆、政协书画院及民盟中央美术院贺州分院为平台,不断拓展文化交流领域。与民盟中央美术院贺州分院建立密切合作关系,共同开展文化扶贫工作。同时,通过文化平台积极组织委员开展各项文化交流活动,引进和推动八一电影制片厂著名导演张蠡执导以平桂区为主要拍摄地的电影《那年的一场冬雨》的拍摄。组织平桂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0周年快闪等大型群众文化活动。通过一系列互动交流,激发委员履职活力,不断提升履职实效。二是搭建招商引资平台,助力“东融”初见成效。平桂区政协践行“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工作理念,主动投入“东融”实践。发挥人才资源和人脉优势,挖掘和引进优秀人才纳入政协队伍,发挥政协委员联系面广的优势,主动为地方招商引资、引智牵线搭桥。通过与广东省企业投资促进会、深圳市产业转移促进中心、深圳总裁网建立紧密合作关系,使这些重要平台成为平桂区全力东融,招商引资的重要桥梁渠道。促成了深圳江德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投资的高科技农业暨康养、旅游项目“晓塘庄园”项目落户平桂。

二、委员履职过程中存在问题

一是委员履职意识不强,少数政协委员只要委员荣誉,不参加政协组织的会议和活动,未履行委员职责。少数委员缺乏对人民政协工作地认识,参会不发言,调研不建言,不能正确的行使委员权利,没有真正的履行职能。二是对政协委员履职情况缺乏考核机制,没有制定委员进入与退出、权利与义务、履职与管理等方面统一标准。同时,基层政协组织由于受编制、经费等方面的制约,委员人事工作机构设置不健全、不合理,客观上造成了委员工作机制不顺畅,难以经常化、规范化。三是委员信息来源还较单一,时间不够及时,未形成广泛有效的知情知政渠道,影响了委员履职的实效。党政组织和委员所在单位对待政协工作的认识不一,支持重视不够,导致委员履职困难。四是委员履职形式过于单一,除了常规组织一些培训和调研视察活动外,未能组织多样化的活动,吸引不了委员参与的兴趣,调动不了委员履职的积极性。

三、积极探索委员履职能力建设的有效途径

(一)加强制度管理,推动委员参政议政

一是建立委员履职档案,规范委员履职行为。将委员参加会议或活动的考勤、发言和提交提案等情况录入委员个人档案,定期印发委员和委员所在单位。同时,强化委员年度考核结果运用。政协应加强与同级党委组织人事、统战部门合作,把委员履职考核结果与干部个人的奖惩、评先、换届去留和提拔使用结合起来。二是开展走访委员活动,加强与各界别委员的联系,深入了解委员的工作、生活、学习情况,听取委员对政协工作的意见、建议,尽力为委员解决具体困难和问题。不断创新政协履职方式方法,提高政协履职成效。三是建立政协成果批办机制。对地方政协和政协委员报送的协商意见、调研视察报告、提案、社情民意和民主评议意见等政协成果,地方党委和政府应逐一登记,及时报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批阅,进一步深化政协成果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二)强化服务管理,拓宽委员知情渠道

一是明“上情”。在上级重要会议召开期间,政协办公室要适时组织委员收看会议实况。会后及时通过集中学习、座谈交流等形式贯彻落实各级会议精神。二是晓“政情”。定期或不定期邀请党政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人向委员通报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和重点工作推进情况。同时,建立部门工作信息推送制度,政协机关将各部门工作简报通过微信群、微信公众号及时推送给全体委员,保证信息的时效性,并做到覆盖全体委员。让委员及时了解和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和动态。三是通“民情”。围绕中心工作开展调研视察、协商议政、提案督办等各项活动,组织委员深入基层,认真调查研究。同时做好人民政协宣传工作,宣传报道委员先进事迹,让委员在媒体公开亮相,提高了委员的责任心和荣誉感,大大激发了委员履职热情。建立社情民意收集的网络平台,解决社情民意从群众到委员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可以将全体委员正在调研或关注的课题公布在平台上,使群众在平台上有针对性地向委员反映情况,委员根据反映的情况进行回复,同时,政协机关可以在其中引入委员履职评价机制,对委员的回复情况及回复质量进行评价,并将结果录入委员履职档案。四是知“外情”。调研视察活动研究成果除了为当地党委和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之外,未能实现各地政协之间的研究成果共享机制。应探索建立政协组织研究成果共享机制,将全国各地各级政协历年的调研成果及委员个人的研究成果全部录入,形成全国政协系统的研究成果资料库,使各级政协委员开展调研视察之前都可以方便快捷地查阅到相关研究成果,互相借鉴,有利于政协委员提出更具含金量的意见建议,提升调研视察成效。

(三)搭建平台载体,助力委员主动履职。一是创建政协公众号,把政协重要活动资讯、文员风采和有关的文章书目等信息及时向社会发布。打造成政协机关与委员、委员与委员、委员与群众、政协机关与群众之间沟通的平台,也是政协委员提高参政议政能力与素质的平台。二是在每个乡镇创建政协委员工作站,乡镇政协联络组将依托政协委员工作站开展各种活动,更好地发挥政协联系委员和基层群众收集社情民意的作用。同时,增大委员工作和议政空间,方便委员就近履职。三是坚持以委员为中心,充分利用政协人才荟萃、智力密集、渠道畅通、位置超脱的优势,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履职活动,引导委员发挥专业特长助力招商引资和参与脱贫攻坚等重要工作。充分激发委员主体意识,调动委员履职主动性、自觉性。

基层政协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而基层政协委员又是社会各阶层利益的代表,只有全面提高基层政协委员的参政议政能力,激发基层政协委员参政议政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充分发挥基层政协委员履行职能所起核心作用,才能不断探索基层政协工作的新路子,也才能切实提高政协的履职实效和水平,为推进地方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作出政协独特的、不可替代的贡献。


作者:平桂区政协办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