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乡镇政协新平台 探索基层协商新机制
钟山县政协坚持协商于民、协商为民,创建乡镇政协联络组,探索政协协商民主向基层延伸,逐步构建县乡协商体系,有效推进基层协商。下面以公安镇政协联络组为实例,就如何发挥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探索基层协商方式,促进基层委员履职,谈几点做法。
一、创建平台,延伸触角
一是组建乡镇政协联络组。县政协积极争取县委、县政府的支持,成立乡镇政协机构,组建12个乡镇政协联络组,推动政协工作向基层延伸。公安镇政协联络组于2017年12月率先组建成立,作为钟山县政协机关的派驻机构,受钟山县政协机关和公安镇党委共同领导,实现了乡镇政协工作有机构办事、有人办事、有经费办事。
二是建设政协议事议政室。建设“政协议事议政室”,着重突出“围绕中心 建言资政 凝聚共识 履职为民”特色,认真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议事参与人员广泛,既有政协委员、专家学者、也有党委、政府部门负责人。议事议政内容主要是研究讨论协商计划、协商议题,紧扣党委政府中心工作以及群众关注的聚焦难点问题展开协商,大家充分表达意见。2019年公安镇政协联络组在议事议政室“就超级稻推广种植”“百里水墨画廊建设”“公安中草药种植基地建设”等进行专题协商。组织委员开展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进行大学习大研讨。
三是完善联络组工作制度。利用联络组桥梁纽带平台,加强对基层委员的联系和服务。公安镇政协联络组充分发挥政协参加单位、界别、所在地委员活动召集人等联络服务委员的作用,形成全覆盖的联系网络。建立完善政协委员意见建议跟踪反馈、座谈交流等制度,为委员履职尽责创造良好条件。通过加强与驻地委员的沟通联系,提升基层政协撰写提案、参政议政、建言献策、协商民主的能力。
二、植根基层,协商于民
一是协商议题取之于民。选择具有深厚民意基础,群众反映强烈和迫切期盼的民生问题作为政协协商议题。通过充分发挥政协组织、政协界别及政协委员联系广泛的优势,正确研判舆情与民情,科学选择和确立符合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协商议题,使协商结果满足群众所求。公安镇政协联络组在驻地政协委员以及界别群众所提出的许多涉及民生领域的提案中,选择了“有机蔬菜大棚种植”作为专项协商议题,既符合改善民生的需要又符合党中央乡村振兴战略的方向。
二是协商目的用之于民。坚持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价值追求这一原则,维护和实现绝大部分群众的共同利益和正当诉求,为群众参与政治生活拓宽渠道,在全社会形成民主和谐的政治氛围,真正让人民的意志和意见充分体现到政治决策中来。公安镇政协联络组在开展“脱贫攻坚”专题协商的过程中,聚焦“扶贫项目落地、扶贫产业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等方面,始终坚持群众利益第一的原则,确保协商的每一个工作环节都以切实改进贫困群众需求为归宿,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作为协商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三是协商作风让民作主。树立“让民作主,不为民作主”的民主协商意识,在重要事项决定之前,通过政协平台进行平等协商、沟通,广泛征求意见,真正达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为百姓做实事、做好事。公安镇政协联络组在召开“塘贝村超级稻推广种植”协商会议前,开展深入调研、广泛听取村民意见,形成调研报告、会议发言、建议案或建议等会议材料,送公安镇党委、政府领导阅知,加强协商互动和讨论沟通,凝聚共识。
三、灵活协商,拓宽渠道
一是探索“横向合作、上下联动”模式。县政协加强对乡镇政协联络组的联系指导,推进横向合作、上下联动、共享成果。完善县政协、乡镇政协联络组协作方式,指导乡镇政协联络组加强横向合作,就跨区域的共性问题开展联合调研,建言资政,助推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得到解决。公安镇政协联络组受邀参加“修缮维护水利基础设施和水利改革发展”专题协商会,提出基层协商意见。此外还与同古镇政协联络组加强横向合作,就现代特色农业发展进行联合调研协商。
二是创新“上门协商、现场协商”方式。立足基层、因地制宜,灵活采取“上门协商”“恳谈协商”“现场协商”“专题协商座谈”等形式,引导驻乡镇政协委员深耕基层,体味群众疾苦,摸清真实民情,切实把基层群众的愿望呼声反映上来。公安镇政协联络组在提出问题时,重在引起广泛重视,采用“现场调研协商”方式;在提出对策和建议时,采用“专题协商座谈会”方式;政府听证会,采用派出政协委员参会的方式。
三是拓宽“1+X”协商主体构架。为实现依法、有序、平等协商,体现协商主体的广泛多元,探索构建“1+X”主体构成,“1”是指乡镇政协联络组,“X”是指利益相关方,即乡镇党委、政府、驻地委员、专业人士、村“两委”委员、村民代表等。公安镇政协联络组选择恰当的人参与协商,针对不同层次的协商活动,邀请不同的同志参加。比如,协商启动阶段,旨在征求意见,整合不同利益诉求,公安镇政协联络组组织具有代表性和广泛性的驻地委员、村“两委”委员、村民代表,并邀请了政府职能部门参与调研;专题协商会旨在,提出具体措施,涉及全面工作,专业性强,公安镇政协联络组组织联络组成员、界别委员、部门负责人及业务骨干参加专题座谈会。
四、协商落地,成果转化
一是构建县乡协商体系。鼓励乡镇政协联络组开展基层协商,探索就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民生问题、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由驻(乡)镇政协委员和(乡)镇党委政府进行协商。协商成果通过专题报告、社情民意反映等形式报县政协和乡镇党委政府,再反馈县委,逐步构筑起县、镇(乡)协商体系。
二是构建成果“直通”机制。在实践中构建了协商成果“直通”机制,即协商后形成的建议案、建议被党委和政府直接转化为相关文件和工作举措,推动协商成果快速落地生根、发挥效用。公安镇驻地政协委员积极参加百里水墨画廊旅游扶贫项目建设对口协商会,就当地脱贫攻坚问题与公安镇党委、政府积极协商议政,协商提出的旅游产业扶贫、生态环境保护等建议被当地党委政府采纳,作为有效举措运用到具体工作中。
三是力促协商成果落地。党委会同政府、政协制定协商成果采纳、落实和反馈办法,明确政协委员协商成果批办、交办、领办、反馈时限,从制度上保障协商成果落地。政协协商后形成的视察报告、调研报告、政协信息、大会发言专报、重要提案摘报等成果,得到党政领导同志作出重要批示。公安镇政协联络组在政协全体会议上,就“扩大贫困户就业渠道”作大会发言,得到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就业局对提高劳动技能、扩大贫困户就业提出了具体方案,并召开贫困户技能培训班以及开展招聘会。
作者:钟山县政协办公室副主任